看到卢昌海说的有感,历史上有更黑暗的年代,但从未有如现在般鬼鬼祟祟的年代。能写一天说一天是一天。可悲的是我的子女必须面临二选一,要么从小去国外生活不再以中文为母语,要么从小被学校洗脑喂狼奶甚至和我对立。
Month: 4 月 2022
双宽带分流
家庭网络一直使用联通宽带,在这个联通宽带市场占有率很低的城市,它提供了最好的服务。公司的服务器在电信机房,而电信网络又对来自联通的连接随机丢包。安装两条宽带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在过去这几年我一直都没有真正掌握iptables和Linux高级路由知识,直到今天。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搞清楚了家庭网络的拓扑,写出了正确的路由和iptables设置。为了这两行设置,我总计可能花费了超过30小时。
ip route add xx.xx.xx.xx scope global nexthop via 192.168.11.1 dev eth1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d xx.xx.xx.xx -o eth1 -j SNAT --to-source 192.168.11.3
深夜悲伤
意识到生命短暂和余生有限是瞬间的事。也许只能再活四十多岁,只能看到儿女长大到三四十岁的样子。曾经精心设计的家装,房子,汽车,电子产品,影音服务器,为永久断网保存的电子书,太多的事情都不会再回头看,太多的收藏都不会再打开。
Les Misérables
今天看完了2012年的这部电影。联想到上海最近发生的事情,不禁流泪了。
由“婴幼儿集中隔离点”所想到的
起因是昨天看到了realcaixia和一些别的可信的人在Twitter转发了婴幼儿隔离点的状况,于是去微博搜到了零星的同款内容又转发到小区群里,本意是提醒有孩子的人不要和孩子分开,当时几个人开始说我转发谣言等等。今天微博上有了更多的照片视频资料,有了广泛的关注,于是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和官方媒体正式回应了此事,也就相当于承认了事实。“上海网络辟谣”纠正的唯一错误是这个地方不叫”金山婴幼儿隔离点“,而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本来对视频内容感到很气愤,冷静下来后意识到即使官方的辟谣内容避重就轻,事后又用摆拍澄清,对于其他的事情比如救护车拒绝施救,透析病人就诊难等问题也是给予回应,还开始招募退休的透析护士。明白了本地政府是在尽力做到之前新闻中所说的“主动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过并不说明本地政府比国内其他地方政府更优越更强,所有这些,更像是一种改革开放以来的行为惯性的留存,很多人还残留着实事求是和就事论事的习惯,这正是1978至2012年之间官方和领导人大力推行和亲自实践的价值观。
在文革刚结束时,还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即使在自留地种菜,家庭作坊请帮手,也都被所有人认作是资本主义的复辟。然后有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那时起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彻底转向,而农村人直到90年代还在花钱买居民户口,因为可以“包分配”,浑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国企改制和大下岗。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里,扩大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仍然是党的真诚的工作目标。直到2010年,我们还能公开讨论民主自由人权,刘瑜出版了《民主的细节》,龙应台的幼稚的散文集也能大行于世。微博可以公开说“围观改变中国”,拆迁引发的自焚可以引起私有产权保护的讨论。很小的问题折射很大的原则。
一切都在近些年的某个时刻嘎然而止。1948年学生自行开火车铺轨道去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又一次开风气之先河,在2009年率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联播也在短短两三年里经历了缩减领导人活动报道到仅有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急转弯。这个转弯是如此之急,连李开复都跟不上,毕竟刚从央视看到了领导人出行不封路的新闻,转眼自己出行就遇到了似乎不必要的封路。于是他把见闻和疑惑发到了微博上,很快迎来了删帖。很快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成了主流,至少高层和部分群众明白形势变了,可是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是如此之大,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洗脑是如此有效,大部分体制内的人在办事的时候仍然不能绷紧政治的弦,不能把日常生活工作和政治联系起来,试图就事论事,试图按照旧的方式维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个月一位高中+大学同学看到关于整顿教培互联网的争论,忍不住发朋友圈驳斥,大意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那么多制裁和摇摆都选择了正确的路,现在中国已经是当年50倍的体量,怎么可能走回头路?我记得的他的上一次转发,可能还是QQ空间或者是人人网的帖,内容是详解许家印的教授身份,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见识少,那时还不知道许家印是谁,也不知道恒大是什么公司。我只感觉,他这次又错了。
想起故乡
家乡的小村庄已经永久消失了。疫情封锁之下每天日夜颠倒地过着,今天玩游戏到四点,又拖延到五点半,迷迷糊糊的上床,闭上眼,先想起妈妈,再想起家乡。又想起那个名叫“苗头沟”的小河。隔几年队里就会抽水抓鱼,每家分几十斤。抽淤泥的时候门前水泥场南面的小沟都会被填满。有一年沿着水泥场边缘骑自行车,一个没把握住,连人带车摔进了沟里
